顯示具有 大地之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地之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1/12

竹編夾泥牆二天一夜假期—B骨架實作

 屋子會呼吸的秘密

竹子就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甚至爺爺奶奶住的正是竹管厝。如果說,我們知道一點點竹子的特性,選幾根碗口粗的竹管,再細心地鑿洞然後將比較細的竹子從中穿過,立起來後剖細的竹條一根根編入其中,朝陽夜暮聞著自然的清香!!

十四年前老篩——台南後壁老匠師廖枝德師阜,在藝術兵營指導的編竹夾泥牆屢因台風而折損,我們準備重新拆掉重建。

物換星移生命無常,回憶老篩「頂真的工作態度」點滴,雙手及身體再次踏上摸索之旅,這是傳承之「道」與「理」。

此次安排的課程非常緊密,除了紮實反覆練習的技法當然也安排了輕鬆節目及野趣美食。

無論你/妳是否曾參加過相關蓋屋這一次也都值得參加。

就讓我們在懷思老篩中與綠君子共譜幽情假期。

■竹編夾泥牆的研習假期分為ABCD四行程,本次為【B 骨架行程】

A拆除】測繪→舊牆拆除分解採莿竹→清洗莿竹

B骨架丈篙說明選料彈墨線鑿洞組裝骨架上架

C竹編剖竹篾→編竹編→上土漿(底層)

D灰漿上灰砂漿(中層)→乾燥後→上灰漿(面層)→完成

※點入觀看》2012年 廖老篩指導竹編牆骨架

預計流程   (依實際狀況更動)

第一日

第二日

 

 

 

上午

8:30~9:00 報到 領講義放行李

 西螺風味早餐

相見歡 (介紹工作人員、學員)

 

實務製

3) 鑿孔、組裝

介紹流程(二天行程、竹牆搭法)

分組後行動

備料:材料、工具

中午

   

 

 

下午

實務製

1) 丈量尺寸

2) 柱子鑿孔

實務製

4) 上架

 

整理環境工具

 

技法彙整問卷∕QA心得分享

5:00 賦歸

 

晚上

 

   

 

竹編牆概論 & 老篩回顧片 

 

就寢

 

師資:

精神導師:廖枝德

協助師:張妙祝

藝術師:營長

一、日期

2025228()~3/1()  二天一夜。8:30~9AM.報到~隔日賦歸5:00PM.

二、地點交通

西螺大橋藝術兵營(西螺鎮建興路與大橋路口,舊西螺大橋橋頭) 交通Map(點我

三、參加對象

定額10人。有興趣及耐心者(國一以上皆可報名參加)

四、報名方式:

網路表單報名 (點入報名) 

※報名截止2025216(星期日)中午前。

五、費用

1500(含餐、講師、手冊、材料等)報名後將通知匯款帳號。

※匯款後報名才算成功。

※活動七日前(2/21)取消可全額退費,五日前(2/23)取消可退1/2費用之後取消的自動轉公基金

※無開立收據。

六、小叮嚀

1.參加者即是工作人員,所有工作當日共同分配。

2.此活動為自發性公共行為,非申請經費舉辦,亦無加入保險。

3.雨天照常舉行,逢大雨颱風休工等,會以電話或簡訊聯繫。

4.活動當天8:30~9:00前報到(路不熟或遠程者請提早出發)

5.請著長袖衣褲或可弄髒或換洗之工作服。毛巾、水壺及帽子也必備。

6.請自備碗、筷、水杯,勿攜帶免洗餐具。

※飲食為全素(無蛋奶)

7.住宿者請自備睡袋與盥洗用具。(宿處為大通舖,亦可自行覓宿處)

8.現場準備幾副鑿刀公家使用。所需工具如下(歡迎自備)

A.鑿孔刀:1.2(少用) 1(常用)、八分(常用)、五分(少用)

B.修竹孔刀:常用,若有請務必帶來。

C.槌子鐵鎚或木槌。

2024/11/16

廖枝德式養灰第八梯

 傳統養灰有許多的養護方式,

由西螺大橋藝術兵營辦理的「廖枝德式傳統養灰」,

是台灣早期40年代的方式之一,

藝術兵營延續廖枝德老篩指導的工法,

一日內經由不間斷的捶搗得到品質最好的灰泥。

傳統養灰不光是一種技法,同時亦是友善自己及環境的態度,

從飲食的健康不浪費到動念舉止的放鬆。

……………………………………………………

日期:2024/11/16

時間:9:20-17:40

氣候:陰晴,24~27℃ (天兔颱風來襲當日)

地點:藝術兵營大地之屋

紀錄:營長(兼拍照)

夥伴: 柳琬玲吳蘇芳李宜桓林嘉信妙妙、營長。 


()配比 (重量比)

石灰75:麻絨1

(生石灰45公斤,麻絨600克,水68000cc.)(34瓢)


()實作時間

下灰料麻絨(1020~1100)

捶搗3小時(11:00-12:0013:30-15:40)


()過程

1.首先加水25(50000cc),然後麻絨600克全下進行攪拌。

 2.徐徐倒入第一包灰(15kg),同時以竹棒進行攪拌動作。

3.待灰成均勻狀態時,加入第二包灰,加水7瓢,第三包灰,水2瓢。

4.先水再入灰,過程用鏟子挖底一次,之後順利。

5.中午12:00 吃飯前:灰搗起來質地鬆綿,搗起來毫不吃力。拉花破碎。

 6.下午13:30繼續搗灰

       開始出現啵啵的聲音,竹棒拉起時,灰面有粗糙花瓣狀。

      有Q感,竹棒明顯有拉力。

7.下午繼續載歌載舞,歡樂無比。

 8.下午15:40停止捶搗

 

()入甕

 剛好滿一甕,淹水靜置,漚灰開始。

...................................................................................................................................................








午餐時間,太陽出來了,食物美好,

妙妙首次只用電鍋煮出的料理,

值得紀念!!  (營長忘記拍用餐畫面)






~~三天後~~


.                                                  ........................加贈.歐買嘎................................

                                                       灰山爆發(系統原因可能無法觀賞) 

                                                      快樂搗灰工(系統原因可能無法觀賞)               

2024/03/27

廖枝德式養灰 第七梯

日期:2024/3/24

時間:9:00-17:30

地點:藝術兵營

紀錄:昀蓁

攝影:招待公主

★第七梯養灰因緣★  

斗六的〝張宅〞妙祝及〝曾宅〞麗芬兩大頂級美女所發心促成

 


特別來賓:陳安次匠師

協助麗芬、妙妙、璟凱營長

夥伴:

A 陳熾燊(阿火)、阿紀、明昌(教練)、麗芬、妙滿

B組 紀璟凱(阿凱)、妙祝、振益(Tino)、芷頡、昀蓁

 .......................................................................................................................

相隔六年的「第七梯」(上一梯2019),在陰晴不定的春夏日展開,與其說工作坊,更似夥伴們回來相聚。而為了準時相聚,也得驅車騎馬飛劍各憑本事,當日紫色楝花暗香浮動,飄灑每個身影。兩甕小灰寶寶,誕生!!

芷頡  洗洗女王。不是在搗灰區,就是在洗水槽刷刷刷刷,抹灰似乎頗有架式。渾身新竹山上悠然氣息,在兵營住了兩晚,看著夜落天明,外加帶兩名手下尋幽探險。對傳統自然建築實踐感興趣。

※兩大小手下:勒流(9)Blin(7)

阿紀 鵝尾山的音樂才女。天天山路走踏的精神抖擻,難得看到她疲憊的身影,拉著童軍繩綁搗灰棒,每一捶搗鼕鼕聲都是全力,及用心,這首搗灰的歌,不好唱。

阿火 流汗第一名。除了照顧組員+照顧灰泥+處理硬塊+還充滿舊地重遊的恍惚神態+搗搗搗,聽到營長一句:「時間到了要去載老篩了吧?」跑過來激動地說,老篩?會來?

老篩,這句發音,在此地有著神奇的魔力,懂得人都懂…

 阿凱  建築師當組長當之無愧,除了體力好擔任主要搗手,剛好B組都是好奇發問寶寶,一邊搗搗搗,輕鬆接受種種心靈拷問。

明昌  突然降臨的救世搗主。身姿挺拔,國家級教練,彰化溪州某處美麗莊園的園主。健談爽朗的個性,好奇灰泥而來,立刻融入賣力的搗搗搗,臉不紅氣不喘地搗搗搗,沉默的聽著看著學習著。

麗芬 隱藏版主人。一場活動,很多雜事營長無法一一交代,全靠她撿著工作做,自家曾宅也舉辦過,流程很是熟悉。自家哥哥及朋友也來探班,接待完繼續回來搗搗搗。累了還是要搗搗搗,發明童軍繩綁棍省力法,阿紀覺得不錯效仿。

妙滿 張家姊妹代表。事前的工具運送,到前幾天的食材採買備料,著實讓她超了許多心,希望讓夥伴們都能在勞動時,有滿滿正能量的一餐,這就是她「有善建築工法」的菩薩道。

 昀蓁  文資系學生。有專業有興趣,身為搗搗搗手,又兼職幫大家服務作紀錄,全場此起彼落喊著她名字,如提問題、加水…等等,還抽空在紀錄上附可愛插圖,搗灰棒/抹灰作後的清理動作,俐落+細膩。

Tino 棉手套王子。營長第一次遇到帶手套捶搗的,起因是他早上竹掃把掃地,手脫皮,痛!未來藍圖是有一塊地,蓋自然建築,是否會因此而退卻呢?大家開玩笑說這次搗灰是試金石,而竹棒是好老師。

妙祝 幕前幕後大功臣。這次所有食材都高規格師出名門,包煮柴燒,超過五星級,趕快糾團去藝術兵營點讚吧,費用還自己吸收,純手工製作的手冊,記得珍藏及隨時拿出來品嘗回味。

子玲  頂級招待公主。全場唯一正大光明拿手機的人,iphone全景入鏡捕捉好畫面,兵營許久沒有人氣了,最高興的莫過於公主了吧。

 







 












 ...............................................................

()配比 

生石灰75: 麻絨1  

(生石灰90公斤,麻絨1.2公斤,水140000cc.) 

A組水34瓢,B組水36瓢。

*說明:生石灰 15公斤/包  麻絨  200g/包  水 2000cc/瓢


()條件

35度高氣溫(已一個月未雨,冷熱交替,接連3天高溫)

麻絨瀝水後撕碎加入。

攪拌時間 45(10:00~10:45)

捶搗時間 2小時半 (10:45-12:0013:30-15:00)

攪拌過程平穩,水和灰交替放入,並零死角攪拌。

A組水34瓢,B組水36瓢。

 

()過程

1.分成AB二桶,各桶生石灰45公斤(3)及麻絨780(3)

2.一個水桶1200cc水,兩組先各加3桶,然後倒入第一包灰(15kg)

3.馬上以竹棒進行攪拌動作,徐徐加水加灰。

4.隨時保持均勻狀態,直到第二包灰加完。

5.沸騰三分鐘,之後用鏟子處理硬塊。

6.過程迅速加入三包瀝水麻絨。

7.午餐休工12:00~13:30

8.下午匠師示範抹牆,夥伴或聽或抹或搗,其樂融融。

9.一般搗3小時會有稠狀感,及Q感。但這次但仍處於竹棒拉起時呈洞狀。

 10.捶搗變化:咚咚聲→出現啵啵聲→竹棒拉起時沒有呈花瓣狀。

★這次品質★  普通


()入甕

 匯集成二甕,淹水靜置,漚灰開始。


()輕鬆QA時間

回答者  安次師、兵營

以下為實作學員的問題,適用於現場,僅供未參加者參考及想像。寫法很口語,有錯有對,沒有很嚴謹。欲知詳細,請翻開《第七梯手冊》、《珍藏老篩—廖枝德》。


●水泥壁、磚牆可不可以上白灰泥?

兵營:可以。沒有透氣效果而已。


●木頭木板可不可以上白灰泥?

兵營:可以。傳統廟宇例子:比如廟宇的大門板,木板先裹紗布,灰泥塗抹在紗布上,然後在灰泥上施彩畫像。木板壁面例子:第一步,木板與木板留縫隙(Hold住灰漿),第二步,整面木板再V字形拉上麻繩等纖維(Hold住灰漿)


●白灰壁長青霉要如何處理?

春萬師:用海綿洗不掉時,試拿細砂紙磨掉。

安次師:這次直接塗抹白灰蓋掉。

※兵營施作現場,室內外因濕氣長青霉。


●今天抹的壁面會裂縫,因為?

安次師:因為牆體厚度不均。兵營的壁面並不平坦,厚薄不一造成的收縮比濕度不均會造成裂縫。


●為何水量慢慢添加,而不是把水量計算好一次先倒入?

兵營:兩者差異性不詳,廖老篩就是這樣教我們的。不過每一梯搗灰變動最大的就是水量。


●要捶到什麼狀態算好?

 捶搗變化:咚咚聲→稠狀感(竹棒拉起時呈洞狀)→出現啵啵聲→Q(竹棒拉起時模糊花瓣狀) →拉力Q(竹棒拉起時清晰開花狀)

 

●不捶搗,用機器攪拌?

兵營:可以啊。如果已經添加麻絨的灰泥,麻絨會攪在一團,很慘。其實一桶一桶,用攪拌棒也沒想像中那麼難。

 

●生石灰麻絨哪裡買?

這次在台南關子嶺的珙榮。

 

●石灰為何發熱?

熟石灰不會,生石灰才會發熱喔。生石灰(CaO),遇到水會產生強鹼的熟石灰Ca(OH)2,放出大量的熱。

生石灰煮雞蛋

 

●石灰抹牆的作用?

兵營:防水保護壁面。透氣舒服。抹灰泥的屋子住起來特別乾爽,外面熱汗濕衣服,進到室內比以前的水泥屋乾的更快。

※如果水泥或磚壁就只是抹自己爽。

............................................................................................

                                     ◆ 更多》大地之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