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廖枝德式傳統養灰流程

【實作第一版】

1.攜帶裝備與著裝 2.材料(比例請參照第二版)&工具 3.養灰槽挖製 4.麻絨泡水(即將使用前泡即可) 5.桶內先放生石灰粉再緩緩加入水(檢討:第二版的方法比較容易攪勻)

6.開始急遽沸騰冒煙(嚇到)

7.持續沸騰但煙轉淡,持續加水調勻。

8.持續攪拌並逐步加入少量麻絨,約30分鐘至膏狀略黏稠。

9.加水淹沒加蓋防異物掉落(不過少許掉落亦無妨,抹牆時據說看不太到?)

10.早晚固定攪拌一次。

11.尤其角落都要均勻攪拌到(重點在保持水位,灰漿不要離水乾燥硬化)

12.一年後便可享用。

................................................................................................................................................................

【實作第二版】


1.全副武裝 (碗筷水杯為餐具)


2.所需材料備妥


3.釘木槽


4.用石灰粉畫出埋木槽的範圍


5.材料份量計算好。生石灰(15公斤一袋):短麻絨(130公克):水(3個提水桶約24公升)

6.原本預計挖60公分整個將木槽埋進去,半途挖到水管所以只挖40公分。





7.土坑和木槽間墊上帆布,防止漏水。


8.多餘帆布折起。


9.帆布和坑洞間的空隙,用土回填再灌水,利用濕土將木槽包扎實。


10.帆布攤平,清水倒入槽裡(圖為洗灰水再利用的所以呈白色)。水比例雖然已算好,但要依稠度慢慢加水,太多太稀之後捶搗時容易噴濺。


11.加入所有麻絨攪拌開來(沒有很撕很細也無妨老匠師說捶打過程就會慢慢均勻。)





12.一面攪拌一面倒入生石灰粉。緩緩加水至適當配比。(原本預計6袋石灰粉結果因為加熱後膨脹加倍臨時決定用3袋)

13.開始急遽沸騰冒煙


14.沸騰漸緩,開始攪拌及捶搗(尤其要搗勻槽底糾結成塊的石灰粉)



15.大家剛開始很秀氣地〝戳灰〞,老匠師看不下去示範有力道〝搗灰〞灰膏立刻噴濺全場緊閉起嘴。


16.四人各據一角,有節奏地順時針繞圈走位,進入無意識禪定狀態只聽到唗唗唗之音。(水加過多導致灰膏飛噴得利害)


17.約一小時後的狀態。原本老匠師說竹搥要選頭部粗肥的(竹根部)可增加搗的面積,臨時找不到用直統統的竹棒將就,實際搗才知道粗細有差。


18.搗灰槽就可以直接養灰,本次另外裝甕是想將木槽清空留待下次機緣再搗。








9.在甕裡感覺很細緻綿密紮實。



20.清洗工具。清洗後產生的石灰水倒入甕裡淹浸灰漿,只要尚未凝固變硬的石灰膏都還可以用。


21.隔日開甕表面一層薄薄水膜。


22.水膜為不溶於水的碳酸結晶。

23.持續早晚攪拌一次,一年後可用(依喜好,也有不用到一年和攪拌1~2個月即可使用的說法)

........................................................以上廖枝德式希望你有甲意.......................................


~任何疑問或指正都歡迎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