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踩土磚,不知怎地朝倉開始整理入口花圃及廣場,秀芬跑到廚房貼磁磚。
頭戴沐浴帽的這位大室內設計師,先抹上專程自新竹帶來的粉橘色批土(自製的喔)說要幫水龍頭蓋一座城堡,四周被花朵及小河流包圍的城堡,水龍頭倒也像極了戴水晶皇冠的國王。
朝倉依然在廣場與鋤頭為伍.........
8月29日 星期六 氣候 一樣熱
種子老師:伊凡妙祝呂秀芬朝倉
載土:稻草先生
參加人員:金鐘峻成劉彥宏林淑婉
訪客:詠菁心如
製作數量:22塊
製作情形:上午分三組 1挖土─楊朝黑伊凡 2掃地─秀芬淑媛 3廚房─妙
下午來了父子檔加一位同學,臨時加入踩土行列。爸爸問要如何參加活動,我們回答:1網站上報名2就像你們一樣突然跑來。
有聽過滅火竟然用木材的嗎?
有看過拿鍋子在洗水槽煎蛋嗎?
今天我們總算開眼界了。第一次下廚更何況是第一次燒柴火的淑婉,幾乎把戰地伙房給燒了。
晚上小黑(劉彥宏)還為大家帶來一場西藏藝術之旅的分享,還能撐到最後真難為他了。
8月28日 星期五 氣候 聽說某國有人熱死
工作人員: 伊凡朝倉
訪客:一對父子銘裕智鴻清祥阿豪
工作情形:上午將半乾土磚集中至堆疊區幾乎快熱死還沒搬一半。伊凡躲至樹蔭下劈竹條汗流浹背兼手臂痠痛。所幸下午智鴻(剩一天退伍)清祥(下週一當兵)突然來訪及時伸出強壯的雙手順利土磚乖乖排排疊妥,賞心悅目。清祥對劈竹條有興趣,伊凡如遇救星。青出於藍,支支筆直隻隻美。
8月25日 星期三 氣候 像一股熱浪
木模→清洗→晒乾→上油→待乾約2天
8月23日 星期日 氣候 悶熱傍晚驟雨
種子老師:儒益朝倉毬蘭愛玉子
種子老師:儒益朝倉毬蘭愛玉子
協助載土:稻草先生
參加人員:斗南一家三口黃安玲蘇健成蘇芳玉
玩土幫:比比寶弟
製作數量:15塊
製作情形:第一次用推車搬濕土入模輕鬆許多,喜歡到處踢土的哥哥讓大家遭殃。愛玉子毬蘭夫婦掛念著3000塊土磚不知何時完成所以有空就跑來踩土。
8月22日 星期六 氣候 熱
技術顧問兩位來檢查土磚製作情形及研究堆疊的狀況
訪客:台中李醫師ㄧ家四口
情形:整理打掃環境種植物
8月21日 星期五 氣候 還是熱
種子老師:妙妙朝倉
參加人員:台北一口子林士欽林若葳林弘翔林銘國
訪客:呂昌祐鄭智鴻程冠賓一家4口
土磚數量:15塊
製作情形:先將乾燥的土磚自廣場移至堆疊區然後做完土磚後順便撿拾廣場上的碎石碎磚水泥塊
種子老師:朝倉萃萍
協助載土:楊協翰
參加人:洪世勳蔡承哲林松毅吳東翰黃雅庭胡豫雯洪辰瑜黃宜珊蔡景安唐明睿廖偉竣薛郁潔吳晨瑄湯政翰薛秉瑋林翰詹雅筑廖堉詮張倪華蔡馥竹范翠萍湯育欣林庭妤沈福明
紀錄:妙妙
製作塊數:34塊土磚
製作情況:莿桐補習班一行31人原本只限定國小5年級以上因為帶團老師熟之如何做土磚兵營就迎接了這一對幼小的軍團。簡單介紹環境後挖土組稻草組炊事組便展開今天任務。
8月18日 星期二 氣候晴
種子老師:朝倉惠雅惠莉
參加人:廷佑
製作數量:14塊半
情形: 兩位全武行村姑打扮的其實是可愛的年輕姑娘。喜歡唱歌和跳舞的惠雅發明舞蹈式踩土動作及遊戲,9:30~11點10分果然超級有效率的完成土磚,又迅速閃人。聽說是瞞著廷佑媽媽偷偷帶他來玩土的........
8月17日 星期一 氣候晴
情形:整理土磚及兵營施工單位的協調〈電線後院石板步道〉
8月16日 星期日 天氣晴傍晚雨
種子老師:妙妙朝倉阿豪
參加者:詹正弘潘憶衡程月美李宜蓁
訪客:稻草先生夫婦文捉夫婦
製作塊數:上午5塊半 下午10塊
8月16日 星期日 天氣晴傍晚雨
種子老師:妙妙朝倉阿豪
參加者:詹正弘潘憶衡程月美李宜蓁
訪客:稻草先生夫婦文捉夫婦
製作塊數:上午5塊半 下午10塊
製作情形:在音樂家憶衡帶領下唱了零零落落的國旗及升旗歌,完成了升旗儀式。憶衡收工時即興哼起了土埆厝之歌。文捉大哥親手製作創意木模20個。
參加人:朝倉泰妙稻草先生
情形:88颱風後環境整理。沒有堆疊的土磚全部報銷之後回收重做。歷經颱風後更顯出土味的入口招牌
4 則留言:
Chao
西螺ではありがとう!
いい汗かいて、楽しかったよ^^
予定通り無事帰国しました。
おいしいものいっぱい食べたのに痩せたのは
すごい荷物とレンガ作りのおかげかな??(笑)
1日だけでもなんだか鍛えられた感じ。
台風の影響は大丈夫?
みき
Dear 藝術兵營的朝昌 妙祝與其他朋友們:
展信悅!!我是日前與阿泰前往兵營的欽智,久不見可好嗎?
近日見到電視不斷播送中南部因受莫拉克颱風惡水襲擾,
一度還有關於西螺大橋封鎖消息,
頗為擔心位於濁水溪畔的各位!
另關於農地位於濁水溪畔的楊大哥是否農地安好呢?
希望平安~祝好
很奇怪喔,雖然來的人一直在增加,但是一提到〝欽智〞立刻會想起是那位本來貴重背相機像來當遊客,結果一腳踏進泥沼變成種子老師的男子。
兵營一切安好,土磚很神奇的還是四方形躺在地上。也謝謝你寄來的大量照片~非常珍貴喔
某日信步藝術兵營,發現晾乾中的土塊,被雨水淋濕變成很軟的泥灘,假設搭成了土角厝,遇雨會不會也軟趴在那裏嗎?最近也常前往東市場看4、50年前的老建築技術,牆面竟然是用竹片作筋理,上塗泥漿、稻草,再覆蓋以石灰,卻能撐那麼久,聽說,土角裏還要加黑糖與糯米漿,泥土才不會溶失,萬里長城聽說也是這樣砌起來的,很神奇吧!
看大家朝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煞是感動
張貼留言